中小企业如何低成本实现智能制造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智能制造的热潮,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企业时刻挂在嘴边的热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智能制造战略,但本质都是为了提高本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目前,许多富有前瞻性的制造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数字化变革的必要性,积极寻找合适的转型升级路径。

如果将工厂简化成一个两端开口的箱子,制造商在入口端投入原料、能源和生产资源,就能在出口端收获相应的产品。然而,在大多数制造商眼里,这个箱子却是黑色的——工厂管理者能够清楚的核算箱子外的投入和产出,但是箱子里具体发生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例如产品的交期、质量,工厂的成本、效率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都无从知晓,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导致的。

企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产品质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的原因无非以下3点:

原因一:看不见----有用信息被掩盖,管理层无法洞悉生产过程,也就无法对正确决策形成辅助;

原因二:够不着----管理决策流程不合理,导致管理层很难把真正的战略意图落实下去;

原因三:来不及----问题追溯不及时,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止损。

如何实现智能制造,打开工厂的黑箱,让生产制造的过程变得透明可视,就成为制造企业的核心关注点。

说起智能制造、透明工厂,不少人会想当然的把这些概念和机器换人、无人工厂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这样的场景显得有些遥远。正如法国某智能制造业务部负责人曾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例子,令人印象深刻——中国某个中小规模制造企业的领导在参观过一些高大上的智能工厂后,竟然放弃了对自家工厂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想法。因为他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或者说如果想要做到同样的水准,需要投入的时间和资金简直难以估算!

然而,在中国,中小规模的企业才是制造业的主流。尽管盈利能力有限,但对于降成本提高效率的需求却也最为迫切,为他们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型升级路径,才是智能制造真正的价值所在,也是上海超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上海国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生产王 的初衷所在。

中小企业转型要——“软硬结合,先软后硬。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制造业问题都必须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去解决,因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出发。自动化投资往往是高昂、见效慢的,很多情况下,先从软性的部分的下手,通过对企业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帮助企业在数据透明和管理精细方面做出切切实实的改善,或许是一条更为合适的转型升级之路。

中小企业已经找到先提升自身的软实力转型升级路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往往发现效果不够理想——这不是因为理念问题,而是因为使用的工具不够趁手。生产王----正是结合企业实际,为中小企业提供自主定制开发从订单、生产到收款的所有问题管理工具,有效帮您打开工厂“黑箱”、形成更加完善的透明工厂解决方案所选。详情咨询400-651-3115

Copyright © 2013-2015 www.genda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超预企业服务
沪ICP备18005359号-15